可教的观点能够加快领导者培养人的过程。
创业本来就辛苦,如果一个人再揽下所有事就更累了。因为即使企业供货不足,消费者也不会转而消费其他产品,只能加剧消费者占有这种商品的欲望。今天我们团队有很多需要文化、需要组织,处理人方面的事情。如果有问题,也只能看到财务报表上的问题,但这些数据都可以造假 曾经有这么一句名言:互联网让聪明人更聪明,让傻瓜更傻瓜。
谁会跟钱过不去?2000年下半年,39岁的王功权就决定做“新新人类”,正式加入了IDG创投基金。
360的周鸿祎曾说他“不喜欢为钱而工作的员工,但一定要给员工好的经济回报”,这话的悖论在哪儿? 就一点:一家企业有什么资格要求员工不为个人发展而只靠使命感支撑呢?每个人都希望做既有意义、又有情怀的工作,但前提是有合理回报,马云早年确实忽悠了一些人拿很少的钱跟他一起创业,但那是有缜密的商业规划和远期财富故事做背书的,我不认为其中有人是纯粹被忽悠过去的。
当初优步中国年轻人那种被出卖的感觉就特别强烈,赶集的员工们在58想来也有很多心酸,而土豆员工在优酷又有多少发展机会? 还有一类公司有稳定的粘性客群,但目前价值变现的机会还不明朗,所以宁可等待,这类公司的上市意愿就不是特别强烈,比如豆瓣、知乎、果壳。